原标题:博兴县乔庄镇:严冬岁寒情不减 人民调解暖人心
人民调解是纠纷解决机制中的“第一道防线”。作为乔庄镇人民调解中心专职调解员的梁桥,自从事调解工作以来,始终秉承“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信念,常年奔波于基层维稳一线、“家长里短”的调解现场,让点点滴滴的 “涓涓小溪”,汇集成了社会稳定和谐的“平静湖面”。“专职调解员工作,最大的收获便是老百姓对我的信任,为了这份信任,我也要笃行不怠,在调解的路上踔厉奋发。”梁桥说。
2021年3月14日,正在乔庄某纺织车间工作的邵某某,不慎被机器打伤,事故造成邵某某右手及腕部离断毁损伤,右尺骨骨折。邵某某作为家里的“半边天”,既要照顾四位年迈的老人,又要抚养两个尚未成年的幼子,为谋生计与丈夫在企业打工,如今遭此不幸,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梁桥在接到企业与邵某某的调解请求后,第一时间联系邵某某赶到家中了解伤情及家中近况。梁桥说,我第一次见到邵某某时,她眼睛哭的通红,眼睛里看不到一丝精气神,配着苍白的脸庞,似被生活抽了魂的木偶一般。至今想起,我的心里还是会咯噔一下。三十多岁的年纪,是家中主要劳动力,如今事故造成肢体残缺,养活一家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邵某某丈夫一个人身上。
梁桥细细地问了目前家里的情况以及他们对赔偿的具体要求。“梁主任,俺们家日子过得本就清贫,如今不仅工资没有了保障而且以后也干不了活了;不仅如此,现在俺孩子见了俺都不敢靠近,同村邻居异样的目光,虽说没有恶意但真的让俺心里很难承受,俺现在是真的走投无路了,求求你替俺们出出头吧。”邵某某说道。梁桥强忍下心底的酸楚,对着他们承诺,“你们放心,我一定对得起你们这份信任!”临走之前,梁桥安抚邵某某说道,“妹子,人生在世百十年,你还年轻,后面的日子还长,一定要坚强面对。听大哥的,这以后啊,有啥问题来找我,就算我帮不上忙,还有人民司法,还有党和政府,咱将来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了解完邵某某的情况,梁桥当晚便回家搜集法律法规,通宵达旦翻阅判例拟稿赔偿事宜。第二天一大早,梁桥来到办公室,所里同事关切问道,“梁哥,昨晚没休息好吗,怎么满眼红血丝啊?”“这不调解的材料没整理出来,我心里没底,也实在睡不着,就通宵整理了。”梁桥说完,喝了一口水便马不停蹄去了企业,找到了负责人于某某,并向他说明了邵某某家里的情况。“于总,邵某某是在咱工厂作业时受的伤,出现这样的事故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得尽最大努力往好处办,当下,邵某某心理上和肢体上的残缺我们已经无法弥补,也只能在经济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偿。”梁桥顿了一下,“对方是非常朴实的农村人,没有提出任何过分要求,给予了我最大的信任,让我跟您谈一下赔偿的问题。”于某某点点头,拿过写好的赔偿协议,看了一会儿说道,“你作为专职人民调解员,既然邵某某相信您,那我也相信您,这个赔偿协议我没有异议。您放心,这钱我马上就联系财务筹钱转账,保证年关前到账,另外,您跟邵某某说,我们曾经也是同事一场,出现这样的事我也很难受,只要她愿意,伤好后可以继续来厂里干文职,如果不方便也没关系,反正今后在乔庄遇到什么事就来厂子里找我,我一定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帮助她。”
为了处理好此次调解,梁桥不知道来来回回跑了多少趟,“铁鞋踏破嘴说破”,经过梁桥三番五次地说和,功夫不负有心人,双方最终达成协定,赔偿金确定共计四十余万元。在双方签署协议尘埃落定以后,梁桥终于松了口气。
在这寒风凛冽的冬日里,梁桥在办公室加班整理调解档案,细细校对着每一款法条的使用,斟酌着协议每一条条款,最大力度保障调解双方的合法权益及义务。不知不觉间,原本加班订的热水饺已经凉透,但他的心里却因为事后当事人一声声的感谢而倍感温暖。短短几年,梁桥的脚印已经踏遍乔庄各村各户,“有事找老梁”这句话也在村民间的口口相传中走进了乔庄老百姓的心中。像是芝麻大小的小纠纷,梁桥也从来没有烦过,相反,梁桥将调解工作当成了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而他也坚持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力求解决好群众所急、难、愁、盼的问题”这一工作要求铭记于心、实践于行。
把和睦送给别人、把幸福送给别人,梁桥情系人民调解工作,这位50岁的人民调解员,“以人心换人心,以党心换民心”,“能管好闲事就是好事”的梁桥,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凡工作中为基层农村的稳定与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书写着不凡的华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滕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