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访调对接”解群众“心疙瘩”
“人是在工地出的事,必须给个说法!”近日,去世工人张某的家属情绪激动,来到工地讨要说法。经过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调解员耿道胜耐心说理释法,2天时间,双方达成协议,施工方赔偿60万元,将一起可能引发越级上访的务工意外伤亡事件化解在了“家门口”。
今年以来,吴林街道整合综治、信访、司法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资源,创新街道、村两级“访调对接”工作新模式,以真情化矛盾、以调解聚民心,让人民调解不断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全街道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余件,预防矛盾纠纷10件,调解各类纠纷7件,调解成功率100%。
整合资源,实现“访调对接”效能“1+1>2”。在街道设立“访调对接”办公室,选聘善做群众工作、富有调解经验的机关人员进驻。在各村(居)设立“访调对接”分中心,利用律师资源优势,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作用,让5名法律服务人员参与“访调对接”,不定期为信访人员解答相关法律问题。同时,创新“能人+贤人”调处矛盾新方式,充分发挥本土乡贤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增强访调效能。
激发动能,实现“访调对接”流程高效落地。吴林街道车庄村一位白血病患者因家庭负担重,经常上访,经区“访调对接”工作室调查后,认为属于可以人民调解介入的信访案件,在答复之前就经当事人同意导入人民调解程序。在“访调对接”办公室多方争取及社区党支部书记调解下,民政等部门帮助其解决了部分医疗费用,矛盾就地化解。该街道充分发挥“化访为调”机能作用,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化解的信访矛盾纠纷,实行引导分流、专职调解、多元化解、稳控托底、结果反馈“五步一体化”运作流程,依法进行信访事项调解工作。
创新载体,实现“访调对接”无缝衔接。该街道“访调对接”办公室积极与各村(居)两委沟通衔接,在村民中选择懂法律、明事理、善调解、有威望的法治“新乡贤”,建立“乡贤访调工作室”,把“乡贤调解”与“访调对接”工作有机融合,引导乡贤积极参与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形成小纠纷“随手调”,大纠纷“联合调”机制。乡贤调解员定期对不稳定问题和“急、大、难”矛盾进行集中分析研判,推动形成源头预防、排查和化解工作合力。乱沟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孙晋常退休后加入“乡贤访调工作室”,几年来他成功调解40多起纠纷。村里老百姓都说,“没有孙晋常调解不了的事。”截至目前,吴林街道35个村(居)的“乡贤访调工作室”共接访群众53批89人,参与上访、网投信访案件调查73件,协助调处化解到市、到区上访件2件,缓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激烈矛盾纠纷3件,大量矛盾化解在当地。吴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徐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壮大‘乡贤访调工作室’的规模,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
通讯员 徐浩 记者 张环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