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风采录 | 李少青:化解矛盾纠纷 永葆军人本色》
李少青,曾经是一位驻扎西藏的武警战士,2013年退役后,从事人民调解工作至今。工作中,他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将一心为民的信念贯彻工作始终,把让群众满意作为价值追求。在担任莱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期间,李少青共参与调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8800余起,无一例当事人反悔、案件反复,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先后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做好调解工作的 “110” 为人民解忧
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幸福,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目前,莱州市拥有机动车38万余辆,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万多起,处理不好极易转化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作为退役军人的李少青始终心系群众,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帮助当事人。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以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为己任,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化解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纠纷的模式,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立业、分类化对待、全程化参与、亲情化调处、普惠化预防“五指成拳”的民调新路子,取得明显成效。调委会每年接收交警转来的纠纷大约1800-2000起,经李少青率领的调解团队调解后当事人自行和解的在1500-1600起;对争议纠纷引导进入调解程序,通过调解达成协议的在300件左右,调解成功率达99%。
李少青认为,调解员应该当好调解工作的“110”,不管是否节假日,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每当参与到有关致残、致死等重大交通事故,当事人行动不便或家属年龄较大的案件调解中,他就赶到当事人家里,了解相关情况,为当事人讲解法律规定,提出调解建议。2020年11月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案件,李少青多次与双方电话沟通、组织调解,终于促成双方调解。由于受害当事人双亲远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老家,且身患疾病,无法抵达莱州领取赔偿金。为使案件尽快履行完毕,李少青利用周末时间长途跋涉上千公里,辗转十几个小时,亲自将理赔金送到了受害当事人双亲手中。天寒地冻,但人心很暖,身体虽疲,但为调解事业甘之如饴。
“一村一顾问” 做老百姓的调解“消防”员 2020年开始,李少青积极参与“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担任莱州市驿道镇5个村的法律顾问。法律顾问的工作之一就是参与村里的调解工作。2020年7月,西卧牛埠村的徐某与邻居张某因为排水问题闹的不可开交,都觉得自己是有理一方,互不相让。在了解情况后,李少青觉得应该尽自己努力让这对邻里化干戈为玉帛。他利用休息时间赶到村里,亲自看了现场,又分别对双方做工作,举了六尺巷的例子,终于使双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看着和好的邻居,李少青发自内心的笑了。作为驿道老乡的李少青很受村民信任,经常有村民找李少青去村里调解,所以他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安排时间到各个村里,与村民拉呱、谈心,普及法律知识,调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调解员的优势,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难题。村里男女老少,只要看到李少青都会热情地喊一声:李主任好!
退伍不褪色 搭建退役调解之家
2020年4月莱州市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挂牌成立,作为调解员的李少青在这里又找到了自己新的调解天地。服务工作站面积180平方米,设有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室、退役军人文艺创作室,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惠兵措施。他精心设计了思想政治工作室,专门购买小马扎,能够像指导员似的促膝而谈,充分突出“一杯热茶”的功效,整个中心让退役军人有“兵”至如归的感觉。建站以来,李少青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多次提供法律援助,利用调解员的优势,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的矛盾纠纷。
2020年6月,现役军人林某的父亲因发生交通事故死亡,远在青海服役的林某匆忙回来处理父亲事宜。但身为现役军人的林某处理完父亲身后事需要立即赶回部队,于是他找到了李少青,委托李少青代为处理父亲的赔偿事宜。对于战友的信任,李少青接受了委托,通过各方协商调解,为林某方争取到最大权益,林某及家属都很满意。远在部队的林某委托母亲代为送上锦旗表示感谢,“尽职尽责、德业深厚”八个字是战友、是当事人对李少青最大的肯定。
更让人感动的是,疫情期间,李少青用行动诠释军人本色,主动回村站岗值班,站岗回来后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申请到抗疫一线去当志愿者。在看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退伍军人献爱心捐款助力抗疫情”的倡议后,他匿名捐助3000元,之后又到莱州市驿道镇人民政府捐助5000元和八箱矿泉水。听说血库告急,他第一时间参加无偿献血,用退伍军人的热血助力抗击疫情。2020年底他被提名为烟台“最美退役军人”。
对于获得的荣誉,他谦虚的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调解员的共同努力,我还需要更加努力。”作为一名调解员、一名退役军人,李少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工作,用实际行动努力做好调解工作。
供稿:烟台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