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入户为居民提供理发服务。 (来源:郭慧敏 摄)
信网12月18日讯居民有所需,志愿者必有应。12月18日,崂山区金家岭街道 “金心金意”便民服务走进鲁信长春社区,登门入户为居民提供理发、磨刀等服务,切实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将关爱与温暖送到居民身边。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北巴士第一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和市南巴士第四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的两名志愿者早早来到鲁信长春社区居民姜女士的家中,温馨整洁的氛围便弥漫开来,一件蓝色马甲、一个自用工具箱便开始了他们今天的“工作”。
“真的太谢谢你们了,心里总是装着我们老年人,一次次地给我们送来温暖。我母亲已经92岁高龄了,常年卧病在床,无法下床行走,更出不了家门,丈夫患有脑梗十多年,行动也极为不便。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像亲人一样,时常过来询问我们有什么需求,只要我们开口,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忙,还常常关心家中其他的情况,这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72岁的姜女士告诉记者。姜女士自退休起便全身心投入到照顾母亲和丈夫的重任之中,时光匆匆,这一照顾便是近二十年。而在这期间,志愿者们每年都会多次上门入户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
来自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南巴士第四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的志愿者崔恩良正在仔细的为姜女士的丈夫理发,崔恩良是一位公益“达人”,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身为一名公交驾驶员,每次一接到公益活动通知,他都会提前精心规划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事宜,确保能准时到达现场,为居民提供完理发服务后,再马不停蹄地赶回工作一线。
崔恩良经常上门入户为老人提供理发服务,相较于在室外服务,这种入户式服务对他而言意义更为特殊。“能够借此机会为那些行动不便、难以迈出家门的居民尽一份心意,在近距离的交流互动中,与老人之间拉近彼此的距离,给予他们更多关怀与照顾,我自己也会由衷地感到充实与满足。”崔恩良说。面对这些特殊的老年服务对象,崔恩良深知他们的身体状况较为脆弱,尤其是皮肤,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损伤。因此,在理发过程中,他总是全神贯注,每一个动作都格外小心翼翼,为两位老人理完发后,他早已满头大汗。但当姜女士的母亲拿起镜子,看到焕然一新的自己时,脸上绽放出了满意的笑容。
来自市北巴士第一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的志愿者王德华则在一旁拿出自己精心准备好的专属工具包,把姜女士家中日常使用的刀具、剪子通通磨了一遍。虽然今年刚加入志愿服务团队,但他已然逐渐融入其中,跟上了大家的节奏步伐,并且通过一次次与居民的深入接触互动,对居民们的需求有了更为透彻的认知。历经多次便民服务大集活动的锻炼与经验积累,如今他已经获得团队的信任,可以单独上门为居民提高磨刀服务。
此次是王德华首次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为了确保此次上门服务能够顺利进行,他特地与公司同事调换了全天的休息日,考虑到家中老人可能对噪音较为敏感,他在操作时格外谨慎,特地将磨刀机器的功率调至最低,力求将可能产生的干扰降到最小。“真正走进社区与居民家中,才真切地察觉到居民们对于各类便民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加入志愿团队以来,能为居民提供一些帮助,哪怕只是简单的磨刀,我也觉得很充实。以后我也会继续努力,在公益之路上越走越远。”王德华说。
“社区人口众多,老年人占比不小,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将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为大家打造一个温馨和谐、互助互爱的社区环境。像这样的便民服务活动街道几乎每周都会开展,我们与居民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会定期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入户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不管是生活物资方面,还是医疗健康领域,都会全力帮助居民联系对接。比如当老人生病时,能够及时帮助联系社区医院,安排医护人员上门为老人测量血压、送药等。像有些居民因为年龄较大,不便出门理发、磨刀,我们就会联系专业的志愿者上门服务,为他们带去温暖。”金家岭街道网格员曲晓燕介绍。(郭慧敏)
志愿者入户为居民提供理发服务。 (来源:郭慧敏 摄)
志愿者入户为居民提供磨刀服务。 (来源:郭慧敏 摄)